| 
 
 
 | 
       
        
         | 资料类型: | 教(学)案 | 文件大小: | 25.05 KB |  
         | 来 源: | 原创 | 资料点评: |  |  
         | 下载条件: |  | 下载链接: |  下载 |  
       
        
         | 
           
            
             | 一、 巧设陷阱 干扰取舍 例1、 下列各种符合题设环境的离子化合物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中性溶液中:Al3+ 、Fe3+、、 SO42-、 Cl-;
 B、 透明溶液中:MnO4-、 K+、Na+、NO3-;
 C、 pH=1的溶液中:NH4+、Al3+、Cl-、HSO4-;
 D、 滴入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中:Na+、Fe2+、SO42-、NO3-;
 
 【解析】受题“中性”、“透明”的干扰,考生往往把A、D作为选项而误入“陷阱”。由于溶液呈中性,Al3+、Fe3+会发生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 D项中由于溶液呈酸性NO3-有强氧化性Fe2+氧化成Fe3+而不能共存,经综合分析选B。
 
 【点评】“功为百艺之基”,在破文字“陷阱”题必须有扎实有基本功和思维变通能力。变则活,不变则落于“陷阱”之中。
 
 二、 题中巧藏“数据” 失误于常规解题
 例3 38.4克的铜跟足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到22.4ml气体(标准状况下),反应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A、 1×10-3 B、 1.6 ×10-3 C、 2.2×10-3 D、 2.4×10-3
 【解析】一见题中有化学方程式可写就先写化学方程式然后求解,此实为下策。因为这是“歼敌一千、自损八百”。若避实就虚将上述题干和选项所给数据都扩大一千倍,22.4L的气体其物质的量为1mnol,选项分别成A、1;B、16;C、2.2; D、2.4;从38.4克铜其物质的量为n(Cu)=38.4÷64g/mol=0.6mol;从Cu(NO3)2化学式可知,硝酸根物质的量为1.2mol,末位数为2的选项是C,因此选C。
 【点评】“心之官则思”,只有多思才能活,只有活才能变,只有变才能巧;只有巧才能避实就虚、出奇制胜
 
 
 |  
             |  |  |  
       
        
         |  |  
         | * 声明: 本站所收录资料、评论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