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1年高考化学复习(课件课时训练)(人教版):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10份)?2011/3/5 |  
       
        
         | 资料类型: | 一课一练 | 文件大小: | 3272.6 KB |  
         | 来 源: | xtghdnui收集 | 资料点评: |  |  
         | 下载条件: |  | 下载链接: |  下载 |  
       
        
         | 
           
            
             | 2011年高考化学复习(课件+课时训练)(人教版):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10份)第4章 第4节 
 1.现有下列物质:①氯水;②氨水;③浓硝酸;④氢氧化钠;⑤溴.其中必须保存在棕色瓶里的是
 (  )
 A.全部   B.①③⑤
 C.①③   D.①②④
 解析:氯水见光发生反应2HClO=====光2HCl+O2↑而变质,浓硝酸见光分解:4HNO3=====光4NO2↑+O2↑+2H2O.为防止它们分解变质,必须保存在棕色瓶里.
 答案:C
 2.已知2Cu(NO3)2=====△2CuO+4NO2↑+O2↑;已知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不能复燃,但伸进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中,木条能复燃,分析说明
 (  )
 A.NO2具有氧化性
 B.NO2具有还原性
 C.NO2不发生反应
 D.只有O2才能燃烧
 解析:因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近似为4∶1,但它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而硝酸铜的分解产物中NO2和氧气的体积比也为4∶1,但它却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由此可以说明NO2能够助燃,即在木条燃烧过程中做氧化剂.
 答案:A
 3.将a g纯铜片投入足量的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中,反应中消耗的HNO3为b g.若a∶b=8∶21,则反应中起酸性作用的硝酸的质量为
 (  )
 A.b2 g B.2b g
 C.34a g D.34b g
 解析:Cu与HNO3的质量比为8∶21,则物质的量之比nCu∶n(HNO3)=3∶8.设有3 molCu参加反应,生成Cu(NO3)2 3 mol,则起酸性作用的HNO3为6 mol,故选D.
 答案:D
 4.常见的污染物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是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变化所生成的新污染物.如反应2NO+O2===2NO2
 |  
             |  |  |  
       
        
         |  |  
         | * 声明: 本站所收录资料、评论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