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现在的位置:\file8\ |  
       
        
         | > 2012年浙江高考理综化学分题练习(选择题)?2012/5/18 |  
       
        
         | 资料类型: | 单元、专题训练 | 文件大小: | 1007.58 KB |  
         | 来 源: | 原创 | 资料点评: |  |  
         | 下载条件: |  | 下载链接: |  下载 |  
       
        
         | 
           
            
             | 命题范围: IA+IC
 根据2012年浙江高考说明,模拟化学样题,逐题进行模拟训练。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分题训练-第7题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水分子的球棍模型:   B.S2-的结构示意图:
 
 C.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  I D.N2的电子式:
 2、2011年12月5日,环保部制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结束,大家普遍赞成将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 -6m的颗粒物)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并增设了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等,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空中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但低空的臭氧是污染气体,会给人体造成伤害。
 B.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实施绿化工程,某种程度可以减少和防治PM2.5污染。
 C.臭氧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它可以由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在阳光辐射条件下生成,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植物生长都有严重危害。
 D. PM2.5在空气中形成了气溶胶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键在形成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DNA双螺旋结构中起关键作用
 B.分光光度计可用于分析溶液颜色与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关系,从而确定化学反应速率
 C.阴极射线、α粒子散射实验及布朗运动的发现都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D.铁在NaOH和 NaNO2混合溶液中发蓝、发黑,使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防止钢铁蚀
 
 |  
             |  |  |  
       
        
         |  |  
         | * 声明: 本站所收录资料、评论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  
 |